奶业大会四大发布:聚焦养殖升级、消费拓展和利益联结

       7月14日,第十六届奶业大会 奶业20强(D20)论坛暨2025中国奶业展览会开幕式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办。

奶业大会1.png

       会上,多位专家解读发布了《中国奶业奋进 2030》《奶制品结构优化与消费拓展新路径方案》《奶业产加销一体化战略发展方案》和《新形势下中国奶牛养殖转型升级路径》等四项内容,为我国奶业未来五年发展提供战略引领,为产加销一体化、养殖转型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提出思路举措,积极推动“稳固上游 铸牢根基”理念深入人心,引导乳品加工企业与奶牛养殖场(户)同向发力、共渡难关,推动我国奶业发展步伐更加扎实稳健。

       据悉,本次发布的四项内容立足中国奶业持续低迷的发展困境,科学研判走出低谷的求变策略,由中国奶业协会组织战略发展工作委员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及其他专业委员会,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奶业20强(D20)与观察员企业等深入调研、精准把脉,共同起草。

奶业大会2.png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奶业协会代理会长沈建忠解读《中国奶业奋进2030》,沈建忠表示,《中国奶业奋进 2030》重点任务在于构建现代饲草生产供应体系、完善现代奶畜养殖生产体系、优化现代乳品加工产销体系、科学引领乳品扩容健康消费、创新奶业发展高效融合生态、深化奶业国际高水平交流合作、构建现代奶业质量安全诚信体系等7个方面进行。

       其中,在完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建设方面,利用数字技术打通奶业产业链各个环节,推进牧草种植、原料奶生产、乳品加工、仓储物流与市场营销数据信息的深层次对接,实现以畜定草、以奶定畜、以销定产。建立由政府引导,乳品企业、奶农和行业协会参与的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推进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格局,增强奶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开展生鲜乳价格协调,规范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购销合同,推进第三方检测、第三方评价、第三方推荐,推动上下游利益联结,促进共赢共享。

奶业大会3.png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中国奶业协会战略发展工作委员会名誉副主任陈萌山解读《奶制品产品结构优化方案》,陈萌山表示,《奶制品产品结构优化方案》重点任务将围绕推进液态奶品质升级 拓展优质产品矩阵、加大干乳制品开发 开辟多元创新品类、聚焦功能营养研发 精准匹配健康需求、强化乳基生产加工 保障优质原料供应、加快关键装备突破 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加强新型技术应用 推进乳品工艺升级、加强渠道深耕开拓 激活全域增长动能、打造新型消费场景 释放乳品消费潜力等8方面进行。

       针对当前乳品消费相对低迷的市场情况,《奶制品产品结构优化方案》也提到要加快打造奶制品消费新场景,进一步培育和壮大消费新增长点,推进奶制品消费提质升级。探索奶制品与中华传统饮食的融合创新,积极开拓在食药同源、新式茶饮及糕点烘焙等新兴餐饮领域的应用场景,激发多元消费需求。深化奶制品与国潮文化、民族特色文化的融合,发展主题工业旅游,强化与体育赛事等活动的场景共建,培育新型消费增长点。推动奶制品深度融入社区老年食堂、健康驿站及托育机构等养老托育场景,满足银发群体和儿童青少年的特殊营养健康需求,发掘“一老一小”消费潜力。

奶业大会4.png

       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奶业协会战略发展工作委员会名誉副主任毕美家解读《奶业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方案》,本方案的主攻方向在于积极推进产业政策修订,助力一体化模式完善;推进产业政策纵向深入,开展横向联合;完善标准办法,推进落地实施;搭建第三方服务体系,重构产业生态;提倡种养结合,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构建数智化支撑体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一体化模式,形成多元发展格局;深挖种质优势,优化产品结构;升级消费模式,激发多元消费活力;加强科普宣传,推动知识破圈等内容。

       就当前牧场关注的乳品加工准入方案等内容,方案中也提到“各地在制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的具体管理办法时应因地制宜、与时俱进,适度放开对传统乳制品的加工限制,推动政策的落地,制定具体的‘家庭牧场直销一体化实施方案’,从准入机制到申办流程,全程指导家庭牧场直销一体化模式的发展。”

奶业大会5.png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李胜利解读《新形势下奶牛养殖转型升级路径》(以下简称《路径》),《路径》中提到,随着奶牛存栏和生鲜乳产能的下降,2025 年已经来到了周期调整的末段。本轮周期的触底时间应该是2025 或 2026 年,需要 2026 年的各项数据进行回顾确认,也就是说本轮奶牛周期调整的至暗时刻应该在未来 1.5 年内结束,而后迎来乳企收奶积极性的改善、生鲜乳价格的震荡上行和行业盈利面的逐步改善。

       针对当前奶牛养殖纾困的方向和措施上,《路径》也提到,有效推动去产能工作是推动当前阶段生鲜乳达到供需平衡和生鲜乳价格企稳回升的最有效措施。同时,以发展的眼光调整牛群结构和配种策略。未来 1 年的配种策略直接影响 2028 年青年牛的投产情况,对明年、后年的生鲜乳产能释放并无影响。此外,引导主产省继续实施产业纾困政策。目前较为有效的产业纾困政策包括贴息贷款、青贮贷,以及牧场并购、乳制品精深加工、种养结合补贴等措施。另外,龙头乳企承担“稳定基础产能”使命,推动奶源一体化进程。未来 3年内建议龙头乳企通过并购、入股、长期托管社会牧场等方式逐渐扩大自有和可控奶源比例,提升产业链一体化水平,保障基础产能不出现过度下滑。

       本次奶业大会发布的四项方案,立足行业困境,以科学研判和全链协同为核心理念,为中国奶业未来五年发展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从饲草供应到消费场景创新,从价格协商机制到数智化转型,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的路径已然清晰。随着“稳固上游、铸牢根基”理念的深化,产业链各环节的同频共振将加速行业走出低谷。当前周期调整已近尾声,在政策精准纾困、乳企责任担当及技术创新的合力下,中国奶业有望在2026年后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周期,迈向更稳健、更可持续的2030。

共 1 页 1 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