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产品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牦牛产品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1.牦牛肉
2.牦牛奶
牦牛奶, 乳汁浓稠, 无污染,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乳脂、乳糖、矿物质元素、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乳清白蛋白等。以泌乳季节牛群的混合乳样分析, 干物质含量为18% 左右, 其中, 乳脂7% 左右, 乳糖、乳蛋白各 5% 左右。牦牛奶是奶制品的重要原料, 据报道, 西藏、青海、四川的奶类商品中分别有90% 、80% 、70% 以上的奶来源于牦牛奶, 目前被加工成的奶制品有奶茶、酥油、干酪素等, 已在国际市场占领了一席之地。
3.牦牛骨、血及内脏
牦牛骨、血、内脏是生产生物制品的原料 , 牦牛血因富含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抗肿瘤、抗衰老的氧自由基而广泛用于药品、食品、营养品和化妆品的生产 制造。用牦牛骨、角制作的具有藏民族特色的装饰、工艺品 深受消费者欢迎, 牦毛骨还是生产补钙药品及饲用钙的优质原料。
4.牦牛绒、毛
牦牛是唯一产绒的牛种, 牦牛绒被称为“ 雪绒 , 其纤维柔软滑糯、弹性好、蓬松保暖, 用其织成的针织品、呢绒等产品, 外形丰厚、绒毛平顺、手感滑腻柔软、光泽柔和、保暖性好, 且不易毡缩、起球等, 深受消费者喜爱。我国对牦牛毛、绒的开发利用早在牦牛训养初期就已开始, 随着拉伸细化技术、剥鳞技术、低温等离子改性技术等在纺织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使牦牛毛绒的用途越来越广, 产品档次也越来越高, 牦牛绒的开发前景将十分广阔。比如用牦牛绒生产的男士高级围巾、女士披肩、帽子等在国外非常受欢迎。 据2007 年牛春娥研究, 天祝白牦牛绒纤维长度( 31. 34~ 66. 89 mm) 、断裂强力( 12. 3~ 19. 1 cn) 和伸长率( 36% ~ 52% ) 均优于山羊绒, 化学组成、组织学结构及超微结构与山羊绒非常接近, 细度( 7. 5~ 25 em) 稍大于山羊绒, 其可纺性接近甚至优于山羊绒。
5.牦牛尾毛
牦牛尾毛分布于尾根至尾端, 两年剪一次, 一般情况下, 成年公牦牛尾毛产量 0. 34 kg/ 次∃头, 成年母牦牛 0. 24 kg/ 次∃头, 成年阉牦牛 0. 36 kg/ 次∃头。牦牛尾毛纤维长, 无卷曲, 强度大, 弹性好, 光泽亮丽。主要用于制作剧装须髯、假发及拂尘等, 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畜产品之一, 也是目前利用较好牦牛产品。

牦牛裙毛分布于肩端至肘、腰角、髋结节及臂端联线以下。裙毛的长度、细度、强力及弹性略次于尾 毛, 光泽与尾毛相似甚至优于尾毛。正常情况下裙毛不自然脱落, 每年剪一次。牦牛裙毛产量占全身被毛总量的50% 左右( 除尾毛外) , 是牦牛被毛的主体。但是, 目前全世界对牦牛裙毛的加工利用率非常低, 几乎处于无人问津, 自然流失的状态。2007 年牛春娥对天祝白牦牛裙毛、尾毛的物理机械性能及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 并与人发进行了比对, 结果显示, 天祝白牦牛裙毛除与人发的各项物理性能、化学组成及超微结构非常相似外, 裙毛比人发纤维的光泽更好, 因此, 牦牛裙毛不仅是生产高档假发的理想原料, 而且, 其纺织性能与人发也基本相同, 也就是说用牦牛裙毛可代替人发生产黑炭衬, 用于高档服装生产。
7.牦牛皮
牦牛皮可分犊牛皮, 小牛皮, 大牛皮 3 类。犊牛生皮, 一般加工成剪绒, 用于制作毛皮手套、剪绒帽子、剪绒皮衣和棉鞋等; 大、小牛皮可加工成底革、面革和机械用革等, 用于制作皮箱、皮包、皮衣、皮带及工业用品的生产等。